保护名录
首页>保护名录>省级名录>传统歌舞>详情传统歌舞

省级非遗 | 德钦藏族弦子舞蹈——对幸福美满生活的向往

日期:2017-11-05点击:2365次

“德钦藏族弦子舞蹈”于2009年8月被云南省政府公布命名为“云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滇、川、藏三省(区)交界的德钦县,被人们誉为“弦子之乡”。居住在这里的藏族人民,不仅勤劳、勇敢、善良,而且热爱生活,能歌善舞。人们常说那里的人“会走路就会跳舞,会说话就会唱歌”。

弦子歌舞是当地藏族人民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形式之一,广泛流传于德钦的村村寨寨。弦子歌舞,藏语称“仪”,意为载歌载舞的游戏。是一种有乐器伴奏的群众性的自娱圆圈歌舞。每逢佛事活动日、重要节日及婚嫁等喜庆日子之夜,弦子之声像那巨大的魔力吸引着众人,打动着男女老少的心,人们围着篝火,踏着月色,低咏高歌,伴着激昂的旋律,且歌且舞,跳到月落日出,通宵达旦,到处充满着欢乐的弦子音乐。

弦子舞的伴奏乐器称弦子,藏语叫“兵永”,也称藏族胡琴,构造和普通二胡近似,这种与汉族二胡形似的乐器琴筒较大,琴杠较短,琴弦和弓弦都用马尾制(因马尾易断,故现琴弦逐渐改用丝弦)。琴筒、琴杆、琴轴、琴码均为木制,琴筒挖空后一面蒙羊皮、牛皮或猪皮,琴弓用竹片弯成弧形系上马尾,弦音深厚丰满又柔软

弦子歌舞没有固定的舞场,歌舞者可在广场,或林中空地,或房内,或任意可以容纳人们歌舞的场所,呈圆圈起舞。拉上弦子,一人可跳,上百人也可跳,男女各半围成一圈。其基本程序是:男的拉弦子,女的舞彩袖,男的起头唱一遍,女的跟着唱一遍,或是女的起头领唱,男的跟着唱,顺时而转,互相交叉,从不重复,从慢到快,随着弦子节奏的变化,歌声舞姿变化多样。

弦子是藏族男子必备的乐器,几乎人人都有,除了能伴奏、合奏外,还可以独奏。弦子舞是一种集歌、舞、乐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曲调繁多,歌词丰富,舞步多变,时而圆集,时而散开,且歌且舞,变化无穷。舞姿刚柔兼备,优美舒展。男子重在舞靴、跺脚,显示豪放粗犷的男性美;女性突出舞动长袖,给人以轻柔舒展的感觉。基本动作有点摆步、双扭步、垫步跳、双绕手、单扭步、左右悠腿、前进点步、辗转、前踏后撤步等。女子舞彩袖能造就一种欢乐飞腾,优美抒展的艺术境界,表达向往幸福美满生活的思想感情。

弦子的音乐结构一般为二乐句,也有四乐句,节奏简单易懂。弦子舞蹈的唱词内容丰富,从弦子歌词的归类看,集中反映了藏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除部分古典弦子外,大部分弦子的歌词都是即兴创作,大致可以分为迎宾、相会、赞美、情意、辞别、挽留、祝愿曲,歌词大意有祈祷佛神保佑,有歌唱家乡或外地风土人情的,有歌唱论理道德的,有怀念亲人同胞的,有讽刺人世丑态的,有传授劳动技能的,有模仿动物的,也有相互打击讽刺的,还有大量反映爱情的内容,比较真实地反映了藏族人民的思想情感,心理素质,生活习惯和社会风貌等。

歌词常用的结构是六言(六个音节)四节句,也有七言八言等,歌词创作用比、兴、赋等方法,比喻生动、寓意深刻,抒发感情、陈述叙事。歌词常用对偶、排比、叠句手法,文字规整、凝练,语音抑扬顿挫,富有音乐感。

弦子舞的服饰与德钦藏民的日常服饰一样,只是舞蹈时要加上有长袖的衬衣或接上长袖。男性身穿楚巴,足登藏靴,头戴狐狸帽或金边帽等,佩短刀,楚巴双袖交叉裹系于腰前,操弦子,边拉边跳边唱。而女性身着宽大外套,穿长袖上衣,围七彩围腰,有各种头饰。身配银腰带,银制手镯、耳环、项链等,舞时随身摆动,如孔雀开屏。


版权声明:如需公开转载“迪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官网文章,请注明出处!任何组织及个人不得将文章中的文字、图片用于出版、发行及其它任何形式的商业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