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名录
首页>保护名录>州市级名录>传统技艺>详情传统技艺

迪庆州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迪庆纳西族民居

日期:2022-01-17点击:11286次

纳西族是迪庆州境内的古老民族,根据资料纳西族源于氐羌。纳西人世世代代相替不衰,迪庆州境内纳西族聚居区民居经济、实用、美观,凝聚了纳西人民的聪明才智,体现出古代纳西人民的生活场景。本期,小编带你了解纳西族民居。

金沙江边纳西族村落


历史渊源

据纳西族送魂路线,香格里拉市的一部分纳西族先民由本习村穿过虎跳峡,进入虎跳峡镇、金江、上江乡,而大多则由丽江坝转向西北,经石鼓,自澜沧迁入虎跳峡镇、金江、上江乡一带,或折回三坝。另有一部分纳西先民则由康南之巴塘、得荣、奔子栏,或经格咱进入三坝一带,或经尼西、五境进入金江一带。至晋、唐,中甸金沙江沿线原来居住的白衣人(濮解蛮)被磨些蛮赶走,纳西先民在这里定居下来。


木楞房

木楞房作为纳西族同胞的居舍,大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渊源甚至可以追溯到氐羌南迁之时。著名民族史学家陆宗祥在《试论<牧誓>八国与黑白族系》一文中就说到木楞房,它在建筑学上被称为“井干式”建筑,古之“白马藏族”(即氏羌遗裔)亦用之,但所不同的是不用椎口,而用绳索捆绑。《诗经》《小戎篇》亦曰“在其板屋”即指木楞房。可见这种板屋早在春秋便盛行于华夏了。《汉书·地理志》卷二八下就说:“天水、陇西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室屋……武都地杂氏、羌。民俗略与巴蜀同,而武都近天水,俗颇似焉”。因此陆先生作结论说:“板屋土墙”是甘肃东南、四川西北西戎、氐羌使用的主要建筑形式。

井干式木楞房源远流长,是干栏房屋的分支和发展,据有关研究资料,商朝后期我国已使用井干式木椁,可知此种结构产生于商朝或其前期。

在温暖、炎热的江畔、河谷及低海拔山区,木楞房可作住居、仓房、畜厩等;高原坝区和高寒山区从作仓房和畜厩;高海拔牧区是牧民季节性住房,仅夏秋放牧期住人,冬季至早春牧民撤离,房屋空置。县境木楞房作为住房主要分布于三坝、洛吉、金江、上江乡和虎跳峡镇一带的山区农村,有的零星散处,有的集中坐落。

一般木楞房进深不大,面积偏小,不加装饰,内外尽显建材本色。木楞房空敞凉爽,结构简单,取材容易,施工便捷,价廉实惠,尤山区农户喜居乐建。木楞房柔韧,极富弹性。其抗震功能令人称奇。

现存木楞房,为一长方形式井干建筑,长者约二丈,宽者约一丈五尺,从底部至一丈高之一段,用园木开椎口整齐搭砌成一圈,四方约有园木各十五根,朝南之左侧开一方形之门,镶以木门,楣低而坎高。

_DSC5481.JPG

木楞房之小面两侧各搭一山墙形板块,尖上架横梁,次第为椽子,上覆以手工划成的木板(俗称“房头板”),板上横搭木片,上压石块。木楞之外侧,涂以红土一层,为猪肝色。木楞屋成之后,屋脚砌以石块。此时,木楞房即已成形,余下的便是安装床、柜之类。

一般人家,要搭盖一间木楞房,往往要准备两三年。头年砍木料,第二年送回村里,第三年秋收后,即请人盖屋,盖屋之人,只需一位匠人,其余为亲友,皆可参加技术工作,亦无须图纸、水平仪,大抵只用斧、凿、锯、刨之类工具,时间不超过一周,即可乔迁新居。传说白地有匠人,只用一把方头砍刀而可建造楼房,想来不是无稽之谈。无论砍、运、建所请之人,除供应一日三餐外,每日晚饭后还得赠以饭团、肉片,主人本不富裕,此费亦往往难以承担,故一户之人所用之木楞房,大多相传一二代,甚至有传七八代者,其屋之年纪,往往有逾百年者,其木依然不见衰败,可见此地木质之优,其屋样式之巧。

屋内东、北二面,辟出一宽约三至五尺,长约丈许(以屋宽为限)之转角,搭以厚而宽之木板即为东、北二大床,转角处(即东北角)为神龛,下摆一小形供桌。神龛为两部分,上为烧香敬佛之处,下为一雕制精美之柜,分上中下三层,上二层,内盛较贵重之物品,最下一层很窄,为抽屉,内装钱及药品(中草药)。东木床较大,为男主人之坐位及就寝处,北大床较窄,为女主人之坐位及就寝处,客人亦以男、女分坐。床之外角为灶台,又分二段,靠角为取暖、煮食物之处,架有铁三角或石灶桩,余为一个炉灶,为煮猪、牛食之用。靠西侧一为水缸,一为木椎,妇、媳只能站在地下操作,再则坐于北大床之边沿。媳生子时,亦睡于大床之下段,或干脆在水缸房搭一临用床铺供其坐月子。

灶之外角有一柱,处于屋之中央,为一家之神柱,很受尊重。屋中之北、西南三侧,亦搭有一长木,用以放置物品,灶之上方亦然,供放置可熏烤之物品。

总的来说,三坝、洛吉及上江木高一带纳西族,以井干式木楞房为主,用天然去皮圆木吹削成方形、矩形或六角形断面,按“井”字形排列,两端以缺口咬合,层迭累嵌构成木壁,悬山式屋顶,有檩无椽,劈木为板覆盖屋面,压以石块。多以木楞墙承理,很少另设承重木柱,所用木材多为优质杉木或松木。平面为方形、长方形。房矮、槛高、楣低。多为平房,很少楼房。一般人家设有正房、仓房、草楼、畜厩。正房座北向南,谓其先民由北迁徙而来。用木讲究尖头朝左(即东方)。正屋中央天柱,要作认真挑选,砍伐前,必先焚烧清香,祭祀山神、树神,祈求主人一家幸福平安,记好树木生长方向,竖柱时按树木生长方向坚立,寓意家人像青松一样长寿。正房开为二间或三间,无窗或开有小窗。正房内设有火塘,以木框架立或以土筑台,高出地面60~100厘米,中间设火塘,内设铁三角或锅庄石,或筑成半圆火塘。火塘左角设有灶神,以一瓷碗盛少许碎金或碎银及几稞麦粒,碗口盖上石板,石板低于火塘平面,上置土香炉,火炕右角设置神龛,上置神柜,柜上摆放香炉,敬茶敬酒的盅子、神箩、香箩,每天早晨必先给灶神烧香,再给神龛烧香,火炕左边的床称“庄木指”,供男主人坐卧,右边床称“庄木斤”,供女主人坐卧,忌妇女从神龛前跨过。左床尾设有挂衣背,老人扶手,右床则为垛柜,专门储放粮食;床尾为中柱,左侧放置两层木水槽,上层盛人用水,下层盛人用水,下层盛畜用水。60、70年代起,多另建储粮仓库。纳西族视仓库门为虎门或财门,忌仓库门正对房门,亦忌房门正对大门。洛吉乡有的纳西族也建盖藏式楼房。进入80年代,三坝、洛吉纳西族盖穿斗木结构瓦屋面房的逐年增多,住房正处于变革之中。

乔迁之日,也是传统的喜庆之日。木楞房建好之后,请东巴卜出一个吉日,烧香、诵经后,行“抽书”(即除秽)礼,用野山茶叶点上火绕屋内、外一周,然后在火塘上烧起熊熊大火。接着,就把旧屋中的家具、粮食、肉脂、行李等等搬入屋中(事前每件物均要清扫或清洗),一一摆放好。然后,又请东巴再选一个吉时,杀猪宰羊、杀鸡磨豆腐、打饵块等,请本家长老、亲戚长辈上座,众位青年及小孩、妇女站在火塘下,烧香、念经、祷告、祝福等都要一丝不苟地进行,然后是吃茶、饮酒、进餐,之后便是长时间的吟唱《谷气》调,以庆贺乔迁之喜。

吟唱《谷气》调,有严格的传统歌词,要由德高望重的大东巴领唱,众人合唱。然后由著名歌手领唱,众人合唱。内容是先赞伐木、建屋的巧匠,再赞主人家。

歌词内容为:

白地美楚山,(意为踢天之峰)白松有千棵。(松以白皮者为最)千棵白松中,松王有三棵,有名巧匠来,选中三松王;有名师傅来,选中三松王;有名伐木工,来砍三松王。无腿不会行,无脚不会走。左边有近邻,右边有远亲。树也有腿了,树也有脚了。

来到主人家,请来名巧匠,巧匠来修整;请来大师傅,大师来掌墨。金尺量木头,件件缝合严。梁头刻狮首,挂方雕龙头,横梁贴八卦。这家吉胜了,这家平安了。名师砌高墙,墙门有八道:一道迎天开,星宿满天照;一道朝地开,遍地绿荫遮;一道向山开,满天林木茂;一道向谷开,泉溪溢满沟;一道向家开,子孙挤满堂;一道朝村开,满村邻里睦;一道朝东开,阳光照满屋;一道朝西开,月光照满院。


木构架瓦房

低山区的纳西族村寨,多聚落成小团状、块状,房屋依山开形地势而建,房院较规整对称,主次房屋有序,密林浓荫之下,栋栋瓦房沿坡迭次而坐,褐墙青瓦,花草繁茂,清泉入室,小路幽曲,构成别具一格的山村风貌,县境以南的金沙江流域是土木结构瓦房广布地区,公路沿线举目四顾,一个个相隔不远的团块状村寨聚落于江畔、坦谷和坡脚,这些村落规模较大,数千户、百余户不等,是全县人户最密集的地区。房屋多为土木结构瓦房,亦有一定的板房、土石房和木楞房等。坡脚的瓦房村寨,气候温和,汲水便利;房院栉次鳞比,高低错落,极富层次;村中路房绿树荫凉,院中墙边花繁叶茂,象是一幅幅绝妙的水彩画。下桥头、新仁、里仁、吾竹、车轴、格兰、福库等地村落的瓦房民居,一般每户皆设有正房和耳房,正房都三间两层,也有少量四间二层者;耳房层次,深阔各异,一般较正房小,均与正房两山墙处正交,构成“三间两耳”;有设“倒座房”的,隔庭院与正房又山寺,其余两则建围墙,则成“二合院”;少数居民户,因人口多、劳力强或经济富裕,于庭院三方围建三间二层楼房,另一方筑以院墙。长辈居正方,晚辈住两厢,老少房位分明。

江边一带的木构瓦房多穿逗构架和穿逗抬梁混合构架,通常进深5米多至2米多不等,总顺深(面阔)6米多~12米多不等,除后墙和两山为土墙外,全系木构。底层前檐设偏厦者,走廊宽敞,走廊和前庭常为家庭手工业、副业活动和夏季就餐、休息之处。农民楼房有的上层不分隔,以利粮料贮存。地坪常用土石、“三合土”或混凝土铺筑;木楼梯依山墙一方架设,亦有少数设于室内者。农户大部份瓦房木构件不施或少施油漆,门窗亦有少有彩绘,仅粉饰内墙,外墙则可粉,可不粉,显得简洁、素淡、朴实;房前院内种植林竹花卉。

金江、上江乡、虎跳峡镇则自民国年间起,逐渐改木楞房为木构架平房或楼房,有抬梁式、穿斗式楼房又分明楼、骑厦、两步厦、蛮楼四类。金江、上江多喜建盖骑厦楼、明楼骑厦。开发区新仁、里仁和虎跳峡镇桥头村多喜建盖蛮楼骑厦,间有小明楼、明楼吊厦、明楼挂厦、冲天蛮楼、蛮楼吊厦、蛮楼挂厦、两步厦、闷楼诸种。屋顶以珍珠架,立人架最多,垛山架极少。70年代以盖木板为多,80年代大多改为瓦屋面。三面砌墙,墙体或夯土或砌土坯、石块,80年代始有砖墙。正面用木板隔整门窗70年代以前,多为木门木窗,80年代,多安装玻璃窗、隔扇门。面局以三坊一照壁为多,二合、四合院次之,四合五天井极少。主房多坐西向东或坐北向南,多取向阳面。正房楼下中堂为客厅,两边为卧室,楼上一般不分间,放置粮油及杂物。两厢一般左为厨房,右为厩房,或将厩房设于下方,楼上堆放草料。天井较为宽敞,多铺设水泥地坪,以便打晒粮食。

END

图文由香格里拉市文化遗产管理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