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名录
首页>保护名录>州市级名录>传统技艺>详情传统技艺

迪庆州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德钦县藏族木制工艺技术

日期:2022-04-02点击:6254次

  德钦县藏族的木制工艺技术是德钦人民在独特的历史文化及自然环境下产生的工艺技术,它不仅适于藏族人民的居住习惯,也充分体现了藏族人民的审美观及集体智慧,而且还是藏族与周边其它少数民族文化交融的结晶,对研究藏族民居建筑及工艺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民俗价值。

  本期,小编带您了解德钦县藏族木制工艺技术。

  在藏族历史上,一般将其传统文化归纳为大小“五明”,木作工艺技术通常属于大“五明”中,通常主要依附在建筑中。

  藏族建筑中的木作技术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大木技术,另一类为小木技术。小木技术主要侧重于室内设施及重点装修部位雕凿。在施工中,大、小木作技术时常交叉使用。

  大木活主要包括建筑物的门、窗、檐(含门、窗、屋檐)、梁、柱、楼层、顶层的木作。小木活主要包括室内壁柜、水柜、佛龛等附属设施以及梁、柱、檐等部位的雕凿、装饰工艺。

  由于藏族建筑有自身的特点,所以无论在结构上和装饰上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但也有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在木作技术上相似的地方。

门、窗制作

  门窗(含框与扇)的制作在结构上与内地基本一致,安装方法也无差别,只是在造型上有所不同。民居的门、窗都较为简单,但在寺庙和宫殿建筑中,却显得十分复杂。单就殿堂门框而言,在雕凿工艺上做工甚多且细。门框框头需作三椽三盖,在藏语中统称为“巴卡”。在框的正立面的上、左和右三方,至少要雕凿三至五道枋案。多数的门框雕凿蜂窝、莲瓣、连珠、门枋四枋。门框下部的门槛既高又厚实,给人以神圣庄严之感。寺庙和宫殿建筑殿堂正面的窗扇,一般也是精雕细做,与内地宫式建筑的雕凿方法和造型大体相仿。

梁、柱制作

  藏族建筑在木作上和装饰上都十分考究。从结构上分析,藏族建筑的内部结构主要以梁柱承重,是木承重结构的核心区,整个楼层的重力全部集中在梁、柱之上。所以,需要较大的安全系数来作保证,故尔柱子显得粗大,梁显得厚重。柱子顶梁的交接部位,完全靠雀替来过渡。在柱、雀替和梁之间的组合中,只设较小的连接榫,而无力榫。这是与内地穿追木建筑物最大的区别之所在。藏族建筑中的木柱除重视荷载外,也特别重视造型,大体有圆柱、方柱、曼八楞柱等柱型。雀替除保证柱与梁的连接外,还需充分保证荷载的传递,故也与梁一样厚重。但为了给人一种艺术美感,则在飞出的两端凿出一些曲线,以去掉雀替两端多余的木质部分。而梁与梁之间,则对接于雀替与柱头之中轴线上。柱、梁、雀替相连的部位,既是藏族建筑内部结构的核心区,也是藏式建筑装饰的重点部位。除用色彩绘画装饰外,在许多建筑中均需木工精工雕凿。雕造方法多为“江木擦”(浅雕或浅镂)和“布尔擦”(浮雕或阳纹錾花)。造型与金工造型图案大体一致。


楼层及顶层制作

  藏族建筑的楼层和顶层的制作不是单一的木作。它与泥作是相结合的,但以木作为主。因为藏族建筑多数系平顶建筑,所以,楼层和顶层的做法大体一致。建筑物内部梁、柱制作和安装完毕后,便开始安装木楼欠,楼欠皆用圆木。在过梁处楼欠不对接,所以不作榫,而是交叉安放即可,楼欠的安装间距较密,一般为30~40厘米,因为楼欠的荷载是比较大的,楼欠上面要作数层处理,自重较大。楼欠上面的首层铺垫物是事先劈好的木柴,铺垫时需与上横铺一道树杈枝或灌木枝。第二层铺垫完毕后,还要在杈枝上面铺一道木屑或树叶等,然后开始铺垫黏土,并经过数次人工拍打后,楼层的制作工序基本告成。在寺庙建筑,贵族、土司头人家庭,以及百姓中家境较为宽裕的家庭中,在土楼层上面一般都铺设木地板。木地板的板宽约为15~20厘米,厚度约3厘米。木地板的铺设大致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将木地板截成1米长短,像作火盆框一样一个方块一个方块地铺设;另一种是先在土楼层上先顺安数道楼板,每道楼板之间预留1米左右的距离,然后将截好的短木地板挨个与顺安楼板垂直铺设。顶层的层面对与楼层的不同点,一是铺垫的黏土层较厚,需要反复拍打提浆,使表面更加密实;二是要有意识地找出一定的坡度和预留排水孔,以便排水。藏族建筑的楼、顶层的工序多、厚度厚、自重大。究其缘由,一是保暖,二是防渗漏。

  在一些海拔相对较低、气候相对潮湿、雨水较多的地区,其屋面也有半坡和“人”字形的。故在平顶上面需做木屋架并安制檩木。

檐制作

  出檐的制作在藏族建筑中主要有两类:一类系民居和一般建筑普遍采用的短出檐。即类似门头、窗头的椽盖木作。有的为二盖二椽,也有的为三盖三椽。这是藏族建筑传统的木作外饰做法。另一类则是寺庙殿堂的专门做法。除传统的椽盖短出椽外,上面还要加一道用一种高原特产的“边麻”灌木垒砌的女儿墙,俗称“边麻墙”。做这种墙时,先将砍回的边麻堆晾一段时间,基本干定后,捆扎成若干小把,根据墙体所需的长度截去多余部分,然后逐层堆码至所需高度(一般高度在80~150厘米),上面再安装一道椽盖(多数寺庙的椽中将其中的一椽作成“洞金”),圆形椽,或者叫珠串形。再在椽盖上覆以石板,石板之上盖泥土。边麻墙一般都要刷上一道褐红色,亦有刷成黑色的。作“边麻”墙的目的,从建筑角度讲,是为减轻建筑物顶部的自重并达到一定的装饰效果。

斗拱制作

  斗拱是我国内地木结构建筑的传统技术,也是大型木结构建筑的一大特点。在藏族建筑的许多名建筑中,都使用了这门技术,例如西藏拉萨的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寺、日喀则的夏鲁寺, 及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的一些藏传佛教寺庙,都不同程度地有所体现。

附属设施制作

  藏族建筑中的附属设施诸如壁柜、水柜、佛龛等木制作,属于小木,其基本技术亦与内地木作技术相近,只是在造型上、装饰上有所不同。这些设施一般都与建筑物相近,不可随意搬动。

  藏族木工工匠所使用的工具和内地工匠所使用的工具大同小异,主要有斧类、锯类、刨类、凿类,以及划线分脉之尺子、墨斗和竹笔等。木工工匠的基本技能也不外乎分线、放样、劈、锯、刨、雕凿等。


木制品制作分布情况

  奔子栏镇位于德钦县境东南部,奔子栏镇自古就有生产民族手工艺制品的历史,有木碗、糌粑盒、藏式折叠桌、酥油盒等手工艺制品,远销西藏、青海、甘肃、四川等涉藏地区。

  远自吐蕃时期,奔子栏为西南入蕃古道,为由滇入藏“茶马古道”的咽喉之地。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开始,清军入藏,到清康熙五十九年后,随着军、工、匠人、找矿的汉人迁入,与藏族通婚,繁养子孙,至今在奔子栏有的已传五、六代。这些人在生活中既保留了藏族的各种习俗,也保留了汉族的习惯。


奔子栏藏族木制品工艺

  奔子栏木器工艺作坊历史悠久,传说约在500年前,奔子栏只有一家制作木器,家里有四子一女,在家传习俗中,只传子不传女,四子都学到了木器加工的技术。据说现在的桑木各、归里加、卡沙、阿桂这四户是他们的后代,所以这四户的木器制作工艺特别精湛。奔子栏自古以来就是有名的民族手工艺制品的生产地,特别是木碗、糌粑盒、酥油盒、木杯、木碟、木盘、藏式折叠桌等,工艺精美,闻名远近。早在明、清年间就远销西藏、青海、四川、甘肃等涉藏地区。近年来,奔子栏工艺品以它独特的加工技术,独特的造型,独特的漆艺和精湛的工艺而深受藏民的喜爱。


糌粑盒制作程序

  首先要采集原料,一般制作糌粑盒的原料为华山松、五角枫树木等,木质松软较轻的均可为原料。从古至今藏族人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生命,不忍心砍活着的树木,在林中寻找枯干的树木作原料,至今仍有不砍活着的树木的良好习惯,采料工具有斧头及砍刀,到林中寻找枯干的木材,按木器所需的大小,用斧或砍刀砍成模型,背回家中,在沸水中煮数小时,煮后要放在不通风的地方阴干,防止开裂。原料阴干后抬到车床里进行加工,车床是由皮带带动主轴,脚踏板式,用松香胶把原料模型沾在主轴上后,用脚踏踏板,使主轴旋转,用器具压在原料上取出模型,旋出碗,打磨后再批灰再打磨,就上生漆为底色,颜色分金黄、黑色、深红等,再彩绘各种花纹图案,最后上清漆。糌粑盒大小不等,大者可装十多斤糌粑,小者与碗一般大小,普遍大小为盛一至五斤糌粑。


木碗的制作程序

  制作木碗的采料与糌粑盒大不相同,它选择的是木质硬、木纹多的杂木,它的采料工具同样是斧头和砍刀,原料在活树或枯干的树中均能采到,它不用将树木砍倒,它的材料是在树中寄生的一种“疙瘩”(在树体上突起的一种圆球体),把它刮下即可做木碗的材料,一般选用杜鹃树、五角枫树等的“疙瘩”,还有一种藏语叫“拉巴”(一种名为鸭爪木树的疙瘩)。同样在车床里旋制而成,质地结实,不易破裂,具有光滑、美观适用、不烫嘴、不变味,携带方便等特点,名贵木碗则选用一种寄生植物,长在树枝上的“块状物”藏语称“早”,木质光滑、细腻,透亮,纹路细如发丝,被藏民视为“宝木”;尤以寄生在蒿枝根部的“早”为上乘,因其罕见,故视为珍品而永世珍藏。据传说使用“早”制作的木碗能避邪、驱毒的功能。


藏式折叠桌的制作方法

  制作材料为方木条,木板。

  制作工具有:推刨,锉刀,锯子、刻刀等。

  制作及工艺流程:先取木桌所需材料,制作底座框架,三面柜架内镶入木雕图案,底座三侧可以折合并附上。各种花纹及图案:如龙、凤、狮、虎、花、草、树木以及鸟之类。桌面用长80公分、宽40公分的木板,用推刨推平就可钉在框架上,制作完毕。用砂纸打磨桌子的各部位,使之光滑,然后上底色,进行染色工艺,最后上几道清漆,干至即可,此种藏式折叠桌形式美观、制作精巧、便于运输。

  在木制品的工艺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的工具有:砂纸、漆刷、绘画笔、批灰粉、牛皮胶、生漆、炭素笔,以及目前在市场上销售的各种颜色的油漆,清漆等。

  (1)砂纸:过去制作砂纸的方法是在河边捡来红粗石,砂石敲碎成粉,然后煮牛皮胶,拌好的牛皮胶倒在一块布上扒平,再把石头粉涂抹在牛皮胶上,干后就是砂纸。用于打磨木器,目前很不做旧式砂纸,在商场可买到成品。

  (2)漆刷:制作方法是选用猪脊梁上的粗长毛、马尾,竹片或木条作棒夹着毛,捆好就行。

  (3)绘画笔:选用黄鼠狼脖子上的毛(作为软笔料),小猪脖子上的毛(作为硬笔料),将以上两种毛分别粘上牛皮胶后,插在竹管里晒干后,笔就做成了。

  (4)批灰粉:石膏粉(藏语叫“萨格”)与牛皮胶同熬即可批灰。

  (5)牛皮胶:过去牛皮胶的制作,把牛皮切成小块后,在大锅里熬煮,煮至稀烂后,过滤再倒入盆中成为凉粉状,切成块状晾干,如要使用,在开水里将晾干片稍煮一下,即可使用。现在很不做了,在商场里可买到。

  (6)生漆:在山上有一种野生漆树,采集方法与采集橡胶相似。生漆从采集到制成品有一定的秘诀,到目前为止仍属于保守技能。生漆光泽度好,绝缘性强,耐酸碱寒热,不需上底色而自泛为金黄,显示出一种厚实的原始美。在过去没有其它颜料的历史中,它作为工艺涂料。

  (7)木碳笔:制作方法把柳树木去皮,划开后,削成筷子状,装入铁管内封闭后,用火烧铁管,烧至发红即可,凉后取出管内已烧煳的柳炭,可做炭素笔之用,在木器上绘画之笔。

在木碗和糌粑盒工艺加工过程中首先将半成品木器沸煮数小时,在室内阴干二至三年,通过车床加工,尔后批灰、再用砂纸打磨、上好生漆后,装入地窖阴干三至四天,窖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之后在阳光下暴晒八至十天,把打磨石泡在水中又对木器进行打磨至光滑为止,为第一道工序。其次用毛笔或木碳笔在底色上进行工艺绘画,再上生漆,装入地窖三至四天,取出后在室内阴干八至十天后即可出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