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06-11点击:3718次
维西县“傈僳族服饰”于2013年11月被云南省政府公布命名为“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维西县境内居住着傈僳、纳西、汉、藏、白、普米、彝、怒、独龙等十多种民族,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形成了多元民族文化。其中傈僳文化在这里枝繁叶茂,内容十分丰富,在众多的民族文化中,傈僳族传统服饰极具特色,是傈僳族文化发展历史的象征,具有很高的保护和传承价值。
傈僳族在历史上均经历过刀耕火种、游牧、采集的生活,所以他们的服饰体现了生活习俗,同时也保留了古羌族服饰的各种遗迹。最初的傈僳族服饰是用自己种的麻、棉来作为原料纺织而成,不加染色,质地粗糙。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还取了羊毛作为原料,添加了服饰颜色的种类,制作出的服饰也就更加绚丽多彩。
根据傈僳族在维西的分布情况及分布区域内流传的民族歌舞形式,傈僳族服饰可分为“瓦器器”服饰和“阿尺木刮”服饰两类。“瓦器器”服饰主要分布在保和政镇、永春乡、白济汛乡、维登乡、中路乡、塔城镇、攀天阁乡;“阿尺木刮”服饰则主要分布在巴迪乡,叶枝镇,康普乡。
“瓦器器”男子服饰
“瓦器器”男子服饰一般包黑色头帕,身穿麻布黑白条纹大襟短袄,腰系七色麻布彩腰带,下穿蓝色长裤,打绑腿,穿草鞋或赤足,现多穿胶鞋,上身挎“花腊裱”(花口袋),佩腰刀。
“瓦器器”女子服饰
“瓦器器”女子服饰,头上绕青布或黑布帕子,头帕上交叉斜挂两串“涡楞”(用珊瑚、贝壳、玛瑙、彩珠相间串成的饰物),再在前稍挂一串“涡缅”(用白银制成),即三角银链,直垂到眉梢。双耳悬吊银耳坠,项挂珊瑚项链,身上斜挎精美的“花腊裱”。上衣多穿白色或天蓝色长袖大襟袄,外穿紫色坎肩,年老的妇女也穿黑色坎肩,下穿白褶长裙,裙外系刺绣有花鸟图案的围腰,腰间系白色羊毛带。鞋、袜、绑腿则与男子差异不大。
“阿尺木刮”男子服饰
“阿尺木刮”男子服饰:男子头戴“壳扒腊哄”(用羊毛擀制的毡帽),毡帽边沿围绕一圈“洒捕涡缅”(红丝线),蓄长发,也有蓄长发其间用“阿目数吕”点缀(用麦杆编成的装饰物长30cm——57cm),用锦鸡毛发点缀头顶装饰,形似雄山鸡。内穿大襟白短褂,外穿前襟开口的黑白条纹长衫(用自纺自织的细麻布制成,腰腹以下开口分为三片,左右各一片,后面为一片),腰系羊毛带子,左挎“腊裱”(专门制做的绣花口袋),佩长刀,右背弩弓,箭包,裤子是大裆宽口裤,裤脚长仅齐膝,膝盖以下打羊毛带或麻带绑腿,过去穿兽皮鞋或山草鞋,现在一般多穿胶鞋,若是婚后的男子或独生子,左耳环要坠“那柯”(大的银耳环)。
“阿尺木刮”女子服饰
“阿尺木刮”女子服饰:女子头戴“呙亨”(用蓝布制成的尖角帽),“呙亨”上用“矣玛”(小海贝或鱼牙,这是他们对海洋生物图腾的崇拜)缀成花纹图案,前钉三块“普扁”(直径十公分左右的银片,像征太阳、月亮),留长发编两辫垂直至腰位,称为“部止”,在“部止”上还要装饰“拉本”(用贝壳制成饰物)。双耳垂吊银质大耳环,项挂三串“来俄马省”(五彩缤纷的珠子,象征星星)。上身穿细白麻布或棉布长袄(象征白云);外罩紫红(少女少妇穿)或黑色(上年纪的老妇穿)坎肩,下穿细白麻布制成的百褶裙(短裙),裙外系刺绣的花围腰,腰系白色羊毛带子,肩挎“腊裱”。鞋、袜、绑腿与男子差别不大。女子服饰根据各年龄段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头饰和坎肩上,老年妇女头戴捂卡,身穿黑色坎肩,中青年女子头戴“呙亨”身穿紫红坎肩。
制作工具
维西县傈僳族传统服饰制作工具主要有:格乐(线捻子,纺线工具);切来(绕线车);捂咱(循环器);压条多(织布时来回穿梭的木片,也称梭子);织布架(用两根长椽子和多根短椽子组成的简易木架);压玛(穿线的工具);压尼(拉线的篦子)等。
制作流程
维西县傈僳族传统服饰制作流程主要有:采摘(麻、棉)——剥皮(麻)——纺线——用碱水煮(麻)——用蛋白润滑(麻)——织布——裁剪——缝制——刺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