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名录
首页>保护名录>保护区>详情保护区

迪庆热巴斯农传习中心(上)

日期:2021-11-13点击:6923次

国家级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巡礼




迪庆热巴斯农传习中心(上)




斯农地处德钦县云岭乡西北部,藏语译为明镜。

斯农村(赵天祜摄影).JPG

云岭乡斯农村

云岭乡斯农热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广泛的群众基础。它集流浪热巴的高难度技巧和自娱性热巴广泛的群众性为一体,并把面具舞、模拟舞、弦子舞融汇在一起。有固定情节,具备了一台完整自然舞剧的条件,是德钦民族民间歌舞中的瑰宝。

斯农热巴.JPG

本期,小编带您了解斯农热巴的过去与现在,舞步、动作、曲调。







迪庆热巴斯农传习中心于2018年5月建成,建筑面积有200平方米。展示了斯农热巴的技巧、服饰道具、传承与发展等内容。





热巴

热巴是藏族的一种包括歌舞、说唱、哑剧、杂技等的综合表演艺术。流传在西藏东部的昌都、工布一带和云南、四川、青海等地涉藏地区。各地热巴的风格特点不同,或以集体鼓舞见长,或以个人表演杂技取胜。

塔城热巴.jpg

塔城热巴

上江木高村肋巴舞角色表演.jpg

上江木高村肋巴舞角色表演

热巴有一套相对固定的程序,歌舞动作选用弦子、锅庄舞步的同时,吸收了杂技表演的一些技巧动作,比较精彩的有“躺身平转”、“躺身小蹦子”、“前后甩腰”、“跨腿原地转”、“躺身大蹦子”等。

五境热巴.JPG

五境热巴

铃鼓是热巴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九种鼓点,根据鼓点节奏的不同来表演歌舞。表演时女艺人左手持热巴鼓,右手执钩形鼓槌,男艺人右手执热巴铃,左手执牦牛尾,边歌边奏边舞,热巴铃既是歌舞的伴奏乐器,也是歌舞的道具。德钦热巴舞跳时激烈奔放、情绪激扬、动作难度大,在解放前主要用于祭神祈福的表演,解放后也逐渐成为一种歌舞表达形式。热巴在歌舞中表达着人神感应,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艺术特点。

西藏丁青热巴.jpg

西藏丁青热巴





斯农热巴

关于热巴的起源,斯农村的一些老人有这样的记忆:最早把流浪热巴带到斯农村的是西藏芒康一带的一家人,男的叫嗡扎、女的叫阿娜,还带了他们的孩子。他们从西藏一路乞讨而来,在别人家门前表演热巴讨取食品和其它生活用品。也许是斯农人的真诚感动了他们,在斯农表演乞讨了几家之后,他们一改过去讨一村换一个地方的习惯,在斯农村住下来了,白天到其他村寨乞讨表演,晚上回到斯农村居住。那时的斯农村,还只有40多户人家,娱乐活动十分贫乏,在与西藏来的流浪艺人进一步的交流相处之后,斯农人就开始向西藏热巴艺人学习这种舞蹈,从此,艺人热巴植根于斯农。有所不同的是,斯农人跳这种热巴再也不用于乞讨,而是用来表演和娱乐。因为有过作为乞讨手段的历史,斯农人跳这种热巴的时候还是有了一些禁忌,譬如在婚礼上,开展宗教活动的时候是不跳这种舞蹈的。

IMG_2592.JPG









开场



男演员(阿乌热根)左手持“亚安”(牦牛尾),右手持“夸松”(手铃)摇铃顺时针入场,女演员(热萨玛)左手持“阿”(鼓)、右手持“阿加”(鼓槌),边击鼓边逆时针方向入场。

IMG_6719.JPG

DSC09381.JPG









颂神曲



男女摇铃击鼓三声,男唱:天宫的神佛“角松钦”,人间护法神“角松钦”,水中的神祗(角松钦),嗡嘛呢翁甲取翁;女演员唱“嘛呢曲”六字真言,热根韵白:吉子米拉日巴、王琼多杰扎巴,今日热巴的艺人和父老乡亲在此相聚,保佑我们吉祥安宁。

IMG_7891.JPG









铃鼓赞



鼓点起,随着稳健的舞步,热根们(男演员)摇铃挥牦牛尾辗转腾挪,连续正反转圈,热萨玛原地挪步击鼓,结束时热根们齐喊“哦萨”!鼓点节奏为四二拍中速,6点鼓、5点鼓齐跳,中速到中快结束。接着男演员“热根”表演技巧,女演员“热萨玛”表演技巧,这样不断合分,以组舞形式进行表演。最后男站一边、女站一边,进行相互用幽默带有讽剌的语言舌战的“热吓角”,使观众笑口常开。

IMG_7918.JPG









佐姆岗措(牦牛舞)



男唱:“阿仲啦哟……,佐姆雪域之宝,走到吉祥草原,为你带来丰富的浮食,哎!岗措,哞……哞”,牛叫声。女唱:“阿仲色哟……,今日良辰吉日,水草丰盛的草地,迎来雪域之宝,岗措……”。按一点鼓节奏,进行牦牛表演,也有牧人演唱。

XK064857.JPG









马鹿舞



鹿和猎人,男女齐唱:“啦索来,鹿、黄羊、青羊三宝是神山卡瓦格博的家畜,杀了家畜无良心。”母鹿演唱:“父鹿快起床,昨晚我做噩梦,猎狗撵到家门口,追我翻山越岭没放过,猎枪打中我心脏,鹿皮晒在山坡上,鹿腿挂在柱子上,父鹿请听我一句,勿睡懒觉,快起床。”这时听到猎狗的叫声,用快节奏的鼓点进行,鹿、猎狗、猎人表演。

XK064842.JPG









热巴弦子



斯农热巴弦子既有一般弦子的伴奏形式,又具备锅庄舞的庄重、稳健,刚柔兼备,舞姿轻盈优美。恰如其分地与热巴的开场相呼应,所以它不像其它弦子舞一样欢快随意。

IMG_8741.JPG





热巴技巧

斯农热巴融合了铃鼓舞、杂剧、哑剧、寓言歌舞、说唱、杂技、小戏、弦子舞等多艺术门类,需要表演者有深厚的功底和高超的表演技巧。特别是男演员技巧十分丰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是千百年来藏族先民智慧的结晶。

躺身.jpg









霞果绞(单腿转)



霞果绞应在沙滩上或刚犁过的田里练习,利用它的阻力来提高旋转速度。动作要求,一腿自然起90度,打开稍微曲膝,以金鸡独立式单腿支撑背向快速旋转,以转速快、移位最小为佳,左右腿均可。

XK066311.JPG









称帕觉(蹦子)



高矮之分(帕钦帕琼),起步姿势呈骑马蹲裆状,连续绕圈进行。高蹦(帕钦)以高度和在空中停留时间,还有舞场上圈数的多少分优劣;帕琼(矮蹦)仰面平躺,双腿交替蹬天,通常以“三着地、一朝天”,即辫子、手、“打扎”(热巴带)着地,双脚朝天为佳。技艺高超者,能捡起场内哈达和银元。

XK066385.JPG

XK066377.JPG









阿拉卡奇(盘腿滚翻)



盘腿双手插腰前后滚翻,双人进行时,另一人抱其腰,连续滚翻能绕场两三圈。

DSC00944.JPG









达来丁咏(站肩上)



一个蹲马步,另一人攀上他的肩膀站稳,上面的表演,下面人小跑舞场一圈。

DSC00960.JPG









卓果绞(蹲转)



蹲马步,蹬腿同时旋转,可同一方向连续旋转,也可一正一反,两正两反。

IMG_7919.JPG

IMG_7914.JPG









亚拉竹(拿顶行走)



双手撑地、双脚朝天,脚板上置倒满青稞酒的银碗,绕舞场向观看演出的老人和贵客敬酒。旧时艺人绕场数周,无一滴酒洒地。

200.jpg









热萨阿玛果绞



热萨阿玛果绞,为女演员技巧。表演时,左手持鼓,右手持鼓槌,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边击鼓边甩腰、转圈。鼓点有“阿木几东”(单一鼓点)、“阿木尼东”(二点鼓)、“阿木松东”(三点鼓)、“阿木安江”(五点鼓)、“阿木卓东”(六点鼓)、“阿木格东”(九点鼓)、“阿木叫东”(十点鼓),表演时随舞蹈情绪的发展而变化速度和鼓点。

IMG_8067.JPG





斯农热巴曲谱曲调

斯农热巴主要伴随鼓点和手铃起舞,真正的唱词和曲调在热巴弦子上。从开始到结束,主要包括开场、牦牛舞、马鹿舞、热巴弦子,其中热巴弦子共四首,热巴弦子跳完,整个热巴舞即告结束。

图片3.jpg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