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名录
首页>保护名录>保护区>详情保护区

傈僳族瓦器器舞传习中心(下)

日期:2021-12-10点击:7831次

国家级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巡礼


傈僳族瓦器器舞传习中心(下)


傈僳族“瓦器器”是集歌舞乐为一体的传统舞蹈形式,主要流传于迪庆州维西县保和镇、永春乡、攀天阁乡、白济汛乡、中路乡、维登乡等傈僳族为主的聚居地。

在傈僳语中,“瓦器器”意为汉语的“踏脚起舞”,当地群众也叫“跳脚”。“瓦器器”已于2013年12月入选云南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傈僳族瓦器器的歌、舞、乐自然和谐,舞蹈节奏鲜明,刚柔有序。舞步变化多样,错落有致,舞步的跳、抬、跺、踢、踏、搓等层次变化分明。

本期,小编继续为您介绍傈僳族“瓦器器”的特点及传承情况。


傈僳族“瓦器器”的跳法

舞蹈队型为大圆圈,参舞者手牵手按顺时针方向转动,需挺胸、平视前方,动作的韵律和变化多在腰、臀以下,跳法以跺、踢、悠踢抬等动作为主。



舞蹈共由十八段组成,表现了《你当摆本》(古歌弹唱词)中关于傈僳族起源、发展的神话传说,堪称傈僳族的音乐舞蹈史诗,其特点在于:

音乐与舞蹈和谐一致;舞蹈节律鲜明,刚柔兼济、张驰疾徐、错落有致;整个舞蹈以“提托瓦”为基本动作,在此基础上反复派生其他动作。

舞蹈段落的变化主要以脚步的递增变换来表现,舞蹈时,参舞者围成圆圈,手掌互相牵拉,手肘互相夹持(也有互相搂肩搭脖)。



舞者抬头挺胸,两眼平视前方,动作的韵律和变化多在腰部和殿部以下。“瓦器器”队形为大圆圈,舞蹈者手牵手朝顺时针方向舞动,圆圈正中烧一篝火,中央有六人伴乐。

傈僳族“瓦器器”面临的濒危状况

傈僳族“瓦器器”的舞段、音乐已由原来的二十四段失传为十八段、十二段不等。例如:永春色玛底村一带流传的“尼此里托瓦器”即二十四段舞蹈,它的整个舞步也只是能跳到十八段。

随着掌握傈僳族“瓦器器”技艺的老艺人相继去世,傈僳族“瓦器器”绝大部分伴奏乐器、舞蹈遗忘和流失,传承保护工作任务极为紧迫。



瓦器器

2010年获云南省傈僳族民间原生态歌、舞、乐传统体育特技展演活动特等奖。

2013年在云南省第八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中获传承奖和银奖。

2014年获云南省群众文化“彩云奖”。

2016年获第十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群星奖”。

2017年7月参加第二届中国民族器乐民间乐种组合展演。



傈僳族瓦器器伴奏乐器为“三大件”,分别是短笛(菊律)、四弦琴(起本)、二弦琴(吉资)。合乐具有高低不同的多声部和弦,曲调热情奔放,乐曲悠扬动听,富于地方风情的韵律,轻快活泼的节奏,构成一曲曲极具特色的乐章,可谓是傈山神韵——天籁之音。

高山彩云

傈僳族历史上没有自己的文字,载歌载舞的服饰成为“无字史书”,以其鲜艳美观,特色浓郁,被文化人誉为“高山彩云”。它不仅是大自然的折射,更是傈僳族独特的审美情趣及其深层的历史文化内涵的展现。



维西境内的傈僳族瓦器器舞的服饰也根据地区差异有不同的形式,大致分为“尼乃刮适”“以美刮适”,也可称为“尼乃扒”服饰、“以美扒”服饰两种,这两种服饰大相径庭,更多的是根据居住地区气候的冷热有所繁简。



平常生产生活的时候,傈僳族人民很少穿民族服饰,穿的都是便于劳作的服饰。只有在节庆、婚礼、乔迁、祭祀等隆重的场合,才把平常不舍得穿的民族服饰穿出来,以示庄重。

代表性传承人



余永华,男,傈僳族,1969年生,维西县保和镇腊八底以美上社人,是当地有名的瓦器器领舞者和组织者。2014年3月,被云南省文化厅公布命名为“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余永华自幼在傈僳族“瓦器器”歌舞环境中长大,从小跟着爷爷、父亲学跳“瓦器器”,11岁时基本掌握了瓦器器的大部分舞蹈技艺跳法,成年后逐步掌握了瓦器器的跳法及瓦器器伴奏乐器演奏,成为当地有名的瓦器器领舞者和组织者,被当地群众称为“瓦器器王子”。



余春海,男,傈僳族,1973年生,维西县攀天阁乡工农村格来等村民小组人。2014年3月,被云南省文化厅公布命名为“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余春海天生有一副好嗓子,自幼在傈僳族歌舞环境中长大,从小就与傈僳族的各类“木刮”结下了深厚的情感。余春海10岁时,开始跟随蜂启方师傅学习傈僳族瓦器音乐的演唱和伴奏技艺以及舞蹈的跳法技艺。他的家乡攀天阁乡工农村格来等村民小组,地处高半山区,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极为落后。余春海在这样的环境中,用心感知生活,用真情创造出了“山寨恋歌”“火塘圆舞”等生动反映百姓内心世界的歌舞。余春海既是生活创作型的民间歌手,又是传统傈僳族瓦器 “木刮”的演唱者,在当地享有较高声誉。


李琥,男,汉族,1948年生,维西县攀天阁乡安一村列普子组人,是当地傈僳族歌舞“瓦器器”传承人,2019年11月被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确定为“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十来岁李琥就开始和大人们一起跳瓦器器舞、并参加演出。在闲暇之余开始学习吹奏“菊律”。由于瓦器器歌舞的传承一直都是口传心授,而且掌握这门艺术的老人已越来越少。李琥担心这门古老的艺术会面临失传,初中毕业的他因为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便开始用文字将自己学到的东西记载下来,反复逐磨和细细品味,并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久而久之,他既熟练掌握了瓦器器舞1-12脚舞段动作,又可以用傈僳族自制乐器三大件的任何一件伴奏起舞,还能在“你达别本”的场合讲瓦器器舞的故事和传说。

此外,他还学会了汉族的二胡、京胡和三弦的弹奏及拉奏技艺,被当地傈僳群众称之为“木刮挚扒”,意译为民间艺人。

END

图文由维西县文化遗产管理所提供